7月,国际快递巨头为什么要涨价?
●相继出台涨价“油头”
●看好中国市场陆续发力抢滩商机
●USP涨价了
● 联邦快递也涨价了
[导 读] 刚进入7月,中国快递市场已经不平静起来,外资快递在中国市场开始动作频频:日前,DHL首次在中国召开全球科技大会,为未来发展布局。5月底时,UPS在中国开始进军医药物流。外资快递抢滩中国市场,逐鹿市场拉开了竞争大幕。
国际巨头们在中国市场动作频频,中国快递企业是否会被越甩越远?身处快速成长期的中国市场,本土领头企业胜算几何?本期本网《焦点话题》“关注中国快递市场”报道,对业界发展将有更大的促进。


昨日,记者从各大网站了解获悉,继DHL首次在中国召开全球科技大会,为未来发展布局之后。UPS近日宣布,从6月10日开始,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地将业务资费上调5.9%,这意味着快递巨头相互抬价涨资费迎来了恰当的时机。紧接着,联邦快递货运部也从7月1日起上调货运资费,平均涨幅为4.5%。资费上调的范围包括美国国内(含阿拉斯加、夏威夷、波多黎各和美属维尔京群岛)、美国与加拿大之间、加拿大国内、美国与墨西哥之间、墨西哥国内;涉及FXF 1000、FXF 501及其他相关系列的基本资费。国际快递巨头相互涨价,都找到了相应的涨价理由。
国际快递巨头出台涨价“油头”
近日,国际快递巨头相继给出了2013年7月份燃油附加费,具体如下: DHL国际快递:从2013年6月30日至2013年7月30日为20.5% UPS联合包裹快递:从2013年6月30日至2013年8月3日为15.5% TNT燃油附加费从2013年6月29日至2013年8月3日为19.0%(未含安检费) FEDEX联邦快递燃油附加费从2013年6月30日至2013年8月3日为16.5%
7月份快递巨头抢滩中国
最近,外资快递在中国市场动作频频。日前,DHL快递首次在中国召开全球科技大会,为未来发展布局。5月底时,UPS在中国开始进军医药物流。外资快递抢滩中国市场,中国快递企业是否会被越甩越远?身处快速成长期的中国市场,本土领头企业胜算几何?
外资快递出新招
6月18日,DHL首次在中国召开全球科技论坛。亚太地区快递市场持续显著成长,中国成为众多全球科技企业供应链的开端,这为全球快递企业创造了新的增长机会。 与此同时,UPS除了拓宽网络外,也瞄准了含金量更高的细分市场。从2012年9月至今,UPS在中国内地获准经营的快递城市从5个增至19个,基本覆盖一二线主要城市。 3月份时,联邦快递也表示,2013年将中国的中小企业作为业务发展重点。 随着外资快递公司陆续登陆中国,中国的各类企业将有更多走向世界的机会。但对中国快递业来说,行业高端领域已被人捷足先登。

本土企业实在太小
与国际巨头相比,中国快递企业实在太小。2013年一季度,DHL营业额超过130亿欧元,相当于中国快递行业2012年全年的收入差距还不只是规模。记者查阅DHL、UPS2013年最新财报发现,其利润率均在5%~6%,看似与国内快递公司相差不多。但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指出,跨国巨头的利润是建立在保证员工福利、技术研发和设施投入的基础上的,而中国快递企业是能省则省。如果按照中国快递业的标准衡量,国际快递具体的利润率可能是现在的三倍以上。 差距的根源在于所处的行业层次不同。DHL大中华区CEO许克威说:“我们的模式是B2B,对B2C也很感兴趣,但我们不做C2C。”这道出了中外快递业不同的生存业态。浏览国际快递巨头官网,无不是以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为主业。徐勇认为:“专业快递企业的最高阶段,就是进入供应链阶段,但中国快递企业还在做低端物流,向综合物流发展,两者差距还是很大的。” 在中国,电商带火了快递,却也误了快递。据业内人士估算,目前电商快递仍占总体快递量的70%以上。但由于电商掌握了货源,快递企业的议价能力并不高。
中国快递业谋求升级

面对国际巨头,中国快递业也在谋求升级。EMS、顺丰速运是较早拥有自主货机的快递企业,圆通速递从2012年6月开始,先后有3架全货机顺利投入运营。而申通快递成立航空公司的计划正在稳步推进。 但总体而言,中国快递的航空运输能力仍有待加强。数据显示,联邦快递全球拥有654架飞机。DHL全球拥有250多架飞机,仅亚洲地区就有20多架专机。中国快递公司的航空运输力量则十分薄弱,即使快递业中飞机最多的EMS,也只有18架飞机。就算快递业想租用货机,航班也很稀缺。 不过,即使有了上天入地的硬件,也不代表就能做到“天地合一”。国际快递巨头的高效,关键的还是信息管理优势。数据显示,UPS平均每年会将年度营收的0.8%投资于IT建设。技术先进的结果是国外快递巨头企业的人均营业额是中国的6~10倍。 对于中国快递业的未来,徐勇认为:“即便国内快递领军企业,目前仍处于转型初期,变成综合物流商还要几年,想介入供应链恐怕还要等十几年以上。但是从国家产业安全角度考虑,中国应当有自己的国际快递品牌。” 可喜的是,中国快递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正在加快。2013年初,国家邮政局提出2020年前培育出2个年业务收入超千亿元、若干年业务收入超五百亿元的快递企业。这意味着,中国将培育自己的UPS和DHL。
UPS资费上涨5.9%
UPS快递近日宣布,从6月10日开始,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地将业务资费上调5.9%。 此次非合同货物运输的资费调整适用于最低资费、零担货运资费、整车货运资费以及附加费用的调整。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UPS同比 2012年上调业务资费5.9%。另一方面,FedEx在2012年货车运输业务资费提高了6.9%,并宣布2013年价格还将变动。 UPS在年度报告中指出,2012年联合包裹货运公司收入增长3%,达26亿美元,尽管零担出货量较少,但由于较高的业务资费,其利润也稍有提高。 UPS重型货物服务包括多样化的零担货运和整车货运。货运网络除了提供货车运输、联合运输和专用合同运输解决方案外,还提供区域、区间和长途零担运输服务。
联邦快递货运资费上涨4.5%

继UPS上调货运资费后,联邦快递货运部也从7月1日起上调货运资费,平均涨幅为4.5%。资费上调的范围包括美国国内(含阿拉斯加、夏威夷、波多黎各和美属维尔京群岛)、美国与加拿大之间、加拿大国内、美国与墨西哥之间、墨西哥国内;涉及FXF 1000、FXF 501及其他相关系列的基本资费。 联邦快递货运部的燃油附加费没有变化,在整个零担货运行业中处于最低水平。其余6大零担货运商公布的燃油附加费至少比联邦快递货运部高出29%。 2013年1月7日,联邦快递还上调了快递业务部和地面业务部的货运资费。2013年6月10日,UPS将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市场的货运资费上调了5.9%。
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本论文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参考,以快递产业的起源、中国快递市场内各快递企业的发展情况及现状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和中国民营快递企业在过去发展中及现阶段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中国各快递企业发展的因素,并以此对中国快递产业未来的发展政策提出可行的建议,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预测,为中国各快递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中国快递产业概述
快递在当今世界,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运输服务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阶层客户的普遍欢迎,并得到迅速发展。早在1993年,全球十大运输企业排名中,第二及第九位均为主要从事快递服务的公司,这一事实足以证明快递业在运输业中不可低估的地位。快递业近20年的发展,在发达国家的地位更加稳固,在发展中国家,快递业必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1.1快递产业的起源
快递产业的前身包裹运送服务是由邮政送信业务发展而来,1907年UPS的创始人吉姆•凯西创建了美国信使公司,主要从事西雅图市内的递送业务。随着汽车和电话的普及,1919年自此UPS公司的业务已经由信使转移到包裹运送。 二战结束以后,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小物件科技产品的诞生。小物件的运送在可行性和实效性上远远不能满足人满的需求。于是市场上急需一种能够快速的递送货物的产业出现。自20世纪60年代末,UPS网点已遍布美国25个城市, 1986年敦豪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合资成立了中外运敦豪,成为了中国市场内的第一家快递公司。

20世纪80年代,随着快递产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快递企业迅速增加,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遍布地区不断延伸。在中国快递产业已走过的30年当中,市场模块以基本形成,同时也产生了中国快递市场的三大巨头即国营快递、民营快递、国际快递。 随着近年我国快运快递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在我国东部地区形成部分快运速递圈。同时这些快运速递圈正在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部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已经成为区域性快运速递产业发展中心,而且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基本交通运输干线为基础的若干快运速递通道,使我国快运快递业得到继续快速扩展的空间。虽然中国快递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在先进技术使用和管理等各方面与外资快递巨头相比仍存在很多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快递市场依然以每年至少33%的速度增长,而在未来的10-20年内,中国快递产业量将以航空货运量的2倍增长,其产业内部经营管理等方面也将随之日趋完善。 目前,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具有高效发达的邮件处理中心。EMS在全国拥有一支20000余人的专职员工队伍及10000余部专门用于收揽、投递、运输的机动车辆,全国共有200多个处理中心,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处理中心分别达到30000平方米、20000余平方米和37000平方米,同时,各处理中心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分拣设备。EMS在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技术装备先进的中国邮政航空速递物流集散中心也已于2008年在南京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EMS近年来一直广泛开展国际合作,致力于与大型国际快递公司结成合作伙伴 。

虽然EMS拥有本土化优势以及较先进的技术设施,但是与许多国际知名快递公司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1995年至1999年间,中国邮政国际速递业务年均增长率仅为2%,其中有些年份还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这与整个行业超过30%的平均增长速度相比,EMS业务市场越来越大的时候却在逐渐失去份额。另一方面,DHL、TNT、UPS、FEDEX的业务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个别速度甚至达到40%左右。
数据显示,全球几大速递公司不仅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与中国邮政EMS的竞争,而且势态极其猛烈。
中国民营快递发展现状在企业规模方面,中国民营快递企业人数良莠不齐。

公司小至几人组成多至几千人,但由于人员素质和服务的不规范,民营快递在社会的形象一直落后于外资快递企业和EMS。目前,民营快递以发展为3个方面的市场即国际快递,国内快递,市内快递。大部分民营快递以从事市内快递业务为主,占其总市场份额的90%左右,而国内和国际快递只占10%左右。 在地域范围上看,民营快递企业以从最初的经济发达地区逐渐向全国各地延伸,虽然民营快递以遍布全国,但是大型的民营快递公司数量还很少。不过民营快递也拥有外资快递公司和EMS所欠缺的独有优势。快捷的速度和低廉的价格正使民营快递逐渐的蚕食中国快递市场,成为中国快递业发展速度最快的一部分。
国际快递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国际快递公司接踵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国际快递公司就迅速瓜分了中国快递市场80%的份额。近几年,在欧美市场,几大快递公司的发展并不顺利,这是他们将更过的资金投入到正在火热发展的中国快递市场。2002年敦豪与UPS在华营业额猛增60%,是亚洲其他国家平均水平的3倍。目前FEDEX和UPS,德国的DHL,荷兰的TNT以逐渐成为划分中国快递市场的四大外资快递巨头 。他们纷纷以与本土快递公司合作的方式在中国快递市场站稳脚跟。 对于FEDEX来说,他们选择了与大田物流合作,而DHL与中外运成立了中外运敦豪。虽然国际快递公司在中国快递市场已经占有相当一部分的市场份额,但是国际快递公司还在不断的抢占内陆市场。国际快递公司跻身中国市场,其主要在于自己控制的全球网络和先进的全球通讯技术及管理经验。而中国国内网络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国际快递公司来说比EMS和民营快递公司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快递和包裹承运商,UPS以在中国投入品牌服务城市达40个之多,而服务范围将延伸的120多个城市。TNT也在利用自己在欧洲的网点优势不断扩大自己对中国快递市场内国外快递以业务部分的市场占有。

2010年TNT公司在华分支机构将从目前的25家增至100家,为中国100多个城市提供物流、快递服务。而其在华员工也将随之增至3万人,仓库面积预计到达325万平方米并拥有2500辆运输车组成的车队。 据估计,从现在到2021年中国国内航空货运市场将以平均每年10.3%的速度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快递市场高大1000亿的利润空间,国际快递公司们也将不断巩固自己的在华地位争相分食这块未被开发的蛋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