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快递巨头 聚焦中国西部
近两年,随着一系列新兴产业落户西南,尤其是IT产业的转移,带动该地区的国际快递业务迅速攀升。成都的IT服务和高科技电子企业,近年来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据成都市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成都在2011年前三个季度实现进出口总额266.8亿美元,同比增长48.4%。与此同时,航空进口货值较去年同期增长166.2%,出口同比增长超过30%。
这些新兴的IT企业,对于转运时间具有很高的敏感度。这样的需求,给国际快递巨头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对转运时间的精准把控,仍然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中外运敦豪(DHL)近日宣布,正式开通成都和香港之间的直航全货机航班,成都将作为DHL在西南地区的枢纽,覆盖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西南省市。
在中国制造的产业转移和国际化中,DHL将如何布局?记者专访了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商强(Mr Sean Patrick Wall)。
跟随产业转移的脚步
经济观察网:从区域经济角度来看,成都和重庆都位于西南中心的位置,DHL在选取一个城市作为中心节点的时候,是如何来考虑的?
商强:我们1995年在成都设立了公司,2006年分公司成长成为西南分区,覆盖贵州、云南等周边西南地区。成都这些年已经发展成为一个IT高科技产业的集聚地,我们在当地有市场需求,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重庆和成都同样重要,我们在重庆也有新的规划。从我们的角度看,重庆和成都区别在于,成都的需求基本上是对快递产品的需求,B2C比较多,他主要面对的是亚太地区;而对重庆来讲,重货会比较多,产口出口的地区主要是美国和欧洲。
经济观察网:未来在西部其他的区域,会不会继续布局类似西南中心这样级别的转运中心?
商强:我们在乌鲁木齐,拉萨,呼和浩特、包头、兰州等西部城市,都有一定的布局。目前情况来看,现有的投资能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如果未来,这些地区涌现出增长潜力的话,我们一定会有进一步的行动。
经济观察网:在你的工作内容中,有一项负责政府关系的事务,具体到设立西南中心这一事件上是如何与政府接洽?
商强:我们和海关、安全部门、检验检疫,机场我们都有密切接触,了解这些政府部门在法规制度实施方面的情况。
政府对我们是有支持的。三年以前,在成都的天府软件园,我们把我全部作业信息录入、派送、航线支持等部门,全部集中起来建一个共享服务中心的时候,成都市政府给了我们非常大的支持。
分享中国制造国际化的机遇
经济观察网:未来几年,DHL快递将如何在中国的布局?
商强:DHL在中国有三个业务单元,分别是快递、全球供应物流和供应链,未来在中国都分别有重要的投资规划。就快递来讲,随着我们很多的客户在中国的西部大开发的这样一个政策下,将很多业务转移到西部地区。我相信成都和重庆以后会成为未来跟北京伦敦巴黎这样的大城市一样的经济发展,所以我们未来在西南地区,也会有持续的投资。
今年,中外运敦豪有很多投资计划,在基础设施方面就有60多个项目,主要是一线作业设施。我们在上海建设的北亚枢纽,是整个网络最大的一个设施,也是目前为止最大的投资。 |